上下整合 強化管理

食安維護

聯華食品休閒廠主要採購原物料類別為海苔、堅果及馬鈴薯,鮮食廠為蔬果,其中馬鈴薯採購主要以臺灣地區為主;若國內產量不足、品質未達聯華食品標準或需求量突增,則採國外進口原料;2024 年休閒在地農產品採購量為 6,086 噸;休閒廠用於生產和包裝主要產品的物料為紙箱、彩盒、紙杯和塑膠盒,2024 年共採購 6,810 噸。

原料符合永續採購標準

聯華食品亦重視產品責任,採購之產品皆符合採購原則。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Organic 美國農業部 ( 有機認證 ) 之有機原料,採購金額 11,062,201 元,占休閒廠總原料採購金額 0.54%;聯華 2024 年採購通過環境與社會標準認證之食品原料共 12,887,797 元,占比為 0.62%。

2024 年通過海洋管理委員會產銷監管鏈認證 (MSC CoC) 之海鮮採購金額為 115,550,895元,通過認證之採購金額占當年度鮮食事業部原料採購金額 3.43%。

休閒廠食品原料來自獲 GFSI 認可之採購金額為 178,859,596 元,2024 年度休閒廠原料總採購金額為 2,066,368,993 元,通過 GFSI 認證占所有食品原料採購金額 8.66%;鮮食廠食品原料來自獲 GFSI 認可之採購金額為 1,911,806,658 元,2024 年度鮮食原料總採購金額為 3,373,173,044 元,通過 GFSI 認證占所有食品原料採購金額 56.68%。

落實食品防護與防恐管理,強化食品安全韌性

食品過敏原、食品防護乃至食品防恐皆為近年國際關切的議題,作為 FSSC 22000 認證工廠,除了落實食品防護相關規定,年度進行模擬演練不通知測試,以確保食品防護計畫的有效性。為持續維持人員對國際法規與食安變動之靈敏度,品保部同仁主動參與外部訓練,充分掌握對法令法規及趨勢變動,進行廠內現況檢視及不斷強化員工教育訓練與生產製程,提升工廠整體品質水準。同時,工廠針對廠房內部每年不定期執行不通知之食品防護、防恐演練,針對門衛、倉儲與生產各單位之脆弱點進行測試 ( 工廠或生廠作業區入口、生產內包裝區檢點及原物料安全性等 ),並將測試情況與改善對策於會議中共同討論擬定強化策略。此外,為確保進出口貨櫃安全性,對於國外原料進口落實貨櫃檢查,包含 ( 前壁、左右邊、地板、頂部、門的內外、外部起落架、封條 ),確保無任何危害進入廠內;另外,為確保聯華出口之貨櫃無任何防恐上之疑慮,聯華每年除不定時會派車跟蹤貨櫃車之行進路線外,亦會透過遠端監控了解司機是否確實在指定時間內到達碼頭。

自製原料,杜絕任危害風險

聯華食品作為國內本土企業老字號的優良食品廠商,不惜成本替換所有有疑慮的原物料,更在 2016~2019 年,將廠內所有穀粉由外購改為自製,只為了將本就不大的風險降低為零。從無到有,從原料的採購、供應商稽核、生產線建立,甚至取得有機生產線及有機產品認證。一路走來篳路藍縷,但聯華食品義無反顧,只為了提供消費者最安心、自然、美味的產品。研發到 2024 年落實、生產,至今已完成廠內 34支穀粉及雜糧碎粒自製 ( 例如玉米粉、紅豆粉、珍珠大麥粉、有機黑糯糙米粉等 ),新增了芋頭角碎粒,並實際生產供貨中,後續仍有地瓜碎粒正在開發中。同時,經由穀粉及雜糧碎粒自製的過程,了解各種原料的特性、熟化的技術、磨粉的條件等等,持續地增加新品項,創造出更好的穀粉風味,應用在產品開發中,帶給消費者滿滿的感動。

稽核評鑑

落實供應商分級管理機制,把關供應商品質

休閒事業部桃園廠供應商管理現由品保部專責單位專職進行,稽核條文及方向除基本衛生要求外加入原料、製程安全性及風險評估,建立供應商現場評估作業規範,納入評比規則、稽核要求及後續改善監督,使相關作業有規可循。

供應商管理以輔導為基礎,為使稽核品質及要求有效執行,要求稽核小組成員需接受為期 5 天受訓課程並通過主任稽核員之認證考試。取得主任稽核員資格後持續接受外部訓練及掌握政府相關法令宣導更新,自我精進稽核能力及相關知識。

供應商稽核主要項目為:產業型態與法規符合性、品質政策與程序管理、危害分析管制系統、製程及成品品質管制、進出貨、回收、追蹤追溯、廠房設施與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人員健康與衛生管理、病媒防治管理、食品防護及危機管理、倉儲與運輸管理、檢驗分析與儀器校正管理、環保議題、摻假議題、社會責任及勞工安全。供應商評比機制將供應商分為 A、B、C、D 四個等級,而等級決定稽核頻率,現場評估列為『C 級』之供應商,須於三個月至半年內再進行複查,複查不合格則通知資材部及「食安委員會」,尋找替代供應商或請研發處更換配方後淘汰;現場評估列為『D 級』之供應商,通知資材部及「食安委員會」,尋找替代供應商或請研發處更換配方後淘汰。稽核機制除汰弱留強並找出優良供應商持續合作外,更著重於針對長期合作夥伴及小型企業,以輔導立場希望與供應商建立起食品安全共識,共同提升品質。

為使稽核品質與要求有效且一致化執行,聯華食品定期聘請外部顧問,對同仁進行專業教育訓練。

近年執行課程包含:

  1. 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標準解說
  2. ISO 19011 稽核員訓練與演練
  3.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內部稽核訓練
  4. 食品安全衛生講習

透過定期訓練,精進同仁稽核能力與相關知識,為供應商管理提供專業且客觀之稽核結果。

為善盡企業之社會責任,現行供應商稽核條文中已納入環境 ( 廢水、空汙、廢棄物 )管理及有無實施環保措施 ( 節能減碳對策 ),以推動綠色環境、減少能源消耗為核心思想,輔導供應商落實環保回收再利用、環境生態平衡之維持,同時建立自主檢測能力,作為碳足跡 / 水足跡盤查依據,供應商稽核條文也預計改版整合成永續相關議題,並納入 2023 執行計畫中,以達到永續環保之社會責任。

聯華食品已於 2017 年導入 ISO 45001 系統,並於 2018 年 10 月加入供應商對人權之條文項目,內容包含是否有年終獎金、三節獎金、員工旅遊,每年是否有免費身體健康檢查,不能經常要求員工一週工作超過 48 小時且加班須支付加班費、員工的工資不應低於法律或行業的最低標準,定期勞工安全衛生工作教育訓練,禁止雇用失學之童工、應保障青少年勞工及外籍勞工權利,包含提供住宿伙食及自行保管護照。未來針對供應商管理範疇中,擬將社會衝擊等細項擴大納入評估項目,提升社會衝擊評估。供應商的社會參與與經營業績之間應有正相關關係,三個評估面向包含良好的公眾形象、社會活動參與及符合股東利益。

另外,除了每年定期針對供應商的品質、交期進行評鑑外,聯華食品的採購、品保、研發人員亦會不定期至國外訪查供應商,針對所見的缺失立即提出改善建議,做好為國人健康把關的任務。

2024 年供應商評鑑依年度稽核計劃執行 65 家實地訪廠,評鑑結果供應商管理狀況維持 A 級或 B 級,未有評鑑結果 C 級、D 級廠家,其中有 12 間未執行訪廠稽核原因有 5 間 2024 年無交易需求,7 間供應商日程無法配合延 2025 年執行。

與供應商攜手共築永續未來

為凝聚與供應商的共識,安排於 2024 年 5 月 17 日召開供應商大會,共 74 家供應商共襄盛舉。主軸提出食品安全共識及資源共享,溝通內容涵蓋「落實源頭管理、訪廠稽核重點指引、ESG 永續環保議題、聯華食品環保永續管理政策」,並請 SGS 專業講師解說全球趨勢,邀請供應商一同走向企業永續經營,善盡社會責任,將綠色行動融入企業經營管理之中,達到環境永續與公司發展能共存共榮,出席供應商於會後主動簽屬“聯華食品環保永續管理政策書”。

休閒事業部供應商稽核

休閒事業部每年盤查前一年國內有交易,且與生產相關之供應商,依據其產品是否影響食品安全,區分食材與內包材類、非食材類,並搭配各供應商上次稽核等級條件 (A、B、C、D) 指定的稽核頻率 ( 註 )。2024 年國內合格供應商 192 家,實地稽核 78 家,合格廠家 78 家,不合格廠家 0 家,實地訪查比例40.63%。2024 年新供應商經環境標準評核百分比為 100%,經社會標準評核百分比為 100%。

註:依前一年度供應商現場評估分級應執行稽核頻率為 A:三年、B:兩年、C:半年

休閒事業部與生產相關之國內供應商稽核概況

鮮食事業部供應商稽核

鮮食事業部屬於代工廠,供應商管理主要由客戶委由中華鮮食發展協會管理 (TDF),新供應商引進時由TDF 負責文件審核,確認供應商提供的文件內容符合引進條件後進行實地查核,查核中發現缺失,必須於限期內改善完畢。同時,鮮食事業部供應商日常交易情況,嚴格管控原物料品質、成本、交期等,以符合鮮食事業部需求。鮮食事業部因應 2023 年導入荷卡品牌生產自有商品,訪查非 TDF 管理的供應商,搭配各供應商前一年度稽核等級 (A、B、C、D) 所指定的稽核頻率,排除當年度無須稽核之供應商( 註 ),2024 年國內合格供應商 17 家,實地稽核 15 家,合格廠家 15 家,不合格廠家 0 家,實地訪查比例 88.2%。2024 年新供應商經環境標準評核百分比為 100%,經社會標準評核百分比為 100%。

註:依前一年度供應商現場評估分級應執行稽核頻率為,經銷商評級為 A: 三年、B: 兩年;原料、製造商評級為 A: 兩年

鮮食事業部與生產相關之國內供應商稽核概況